為了承德的藍天碧水,一批綠色環保的新能源客貨車在承德上路。新能源車節能又環保,每公里比柴油車平均節省一元錢,昔日的“黑尾巴”不見了,司乘人員的乘車舒適度大大提高了,預示著在承德市有著巨大而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受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配套設施不完善等種種因素限制,新能源車艱難起步,很多人“想說愛你并不容易”。
承德市首臺新能源客營運長途班車投入使用
2014年端午節,娘家在任丘小關村的王樂乘車回家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新面孔:藍白相見的車身,嶄新的座椅,重要的是,往日冒著黑煙的“尾巴”不見了,連發動機的聲音都顯得輕了很多。
2014年1月,一輛車牌號為“冀he2356”的lng(天然氣)新能源客車首次投入平泉客運市場,往來于平泉與任丘之間,實現了全市長途客運行業使用新能源車輛的“零”突破。
長期以來,我市的公路運輸車輛均以汽油、柴油為主。在大氣污染問題突出的背景下,發展清潔能源運輸車輛,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環境質量,調整交通運輸設備能源結構、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區域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天然氣以其價廉、安全、資源豐富等原因成為首選的清潔汽車燃料。
據承德平泉縣客運三公司負責人介紹,為大力發展低碳交通,2014年初,他們籌集了39.5萬元資金,購置了1臺35座宇通hnda新能源汽車,投入到市際班線平泉至任丘的營運線路中,每日一個班次,兩天一個往返。
今年38歲的劉廣是這輛新能源汽車的司機,半年的實際運行下來,他對于新能源汽車有著切身的感受。與以往的柴油客車相比,lng客車續駛里程長,滿載情況下充氣一次可行駛800公里。節能環保,一趟下來能節約成本近1/3,有效降低尾氣排放將近八成,汽車噪音少了一半,幾乎看不到粉塵了,司機和乘客的舒適度有了大大提高。
購車前,公司里有人擔心新能源車在承德山區行駛存在動力問題。半年行駛下來,劉廣表示,相對于柴油車,lng車在爬坡和上梁的時候稍有區別,但是在高速平穩路段行駛沒有任何問題,隨著交通路況的完善,這個區別幾乎可以忽略。“最重要的是,節能減排真的是實實在在的。”劉廣說。
1輛lng貨運掛車年減少碳排放量將近30噸
相對于客運市場來說,承德市新能源汽車進入貨運領域時間較早。
2012年5月,承德天運物流有限公司首次購進了10輛新能源lng貨運掛車,采用目前最清潔的能源——液化天然氣,開創了全市貨運市場范圍內使用節能環保重型車輛的先河。在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之后,次年4月,他們又增加了30臺lng陜汽德龍貨運掛車,累計投資2000萬元。從2013年5月開始,興隆縣匯豐車隊陸續購進新能源車輛61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暫居全市首位。
據承德市運輸管理處貨運科科長劉長江介紹,截至目前,承德市新能源貨運車輛保有量在120臺以上,為承德市實現道路運輸行業的轉型升級,向“綠色物流、低碳運輸”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承德天運物流有限公司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7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承德市雙灤區釩鈦鋼鐵產業工業園內的公司所在地。
“沒想到,當年我們就節省了將近110萬元的成本。”談到2012年首次購進10臺新能源貨車的甜頭,辦公室主任劉忠升語帶驕傲地說。2012年5月,在國家提倡使用新能源車輛的大背景下,經過多方比較,公司領導拍板決定購進10臺新能源貨車。由于不了解國家對于購買新能源車輛還有優惠政策,導致當年本來可以優惠的20萬元購車補貼超期沒領到,但是這次完全的企業自發行為創造的“節能減排”效益還是讓大家驚喜不已。
據了解,天運物流目前擁有400余臺車倆,其中長途車140臺,承擔著河北鋼鐵集團承鋼公司運往京津唐地區的進出場物資公路運輸。車輛多,運量大,是柴油消耗大戶,柴油消耗年平均為3461噸,碳排放量為11028噸。一直以來,怎樣“節能減排”,減少廢氣污染是公司上下考慮的主要問題。
“算下來,1輛lng車比柴油車1公里省1塊錢,年減少碳排放量將近30噸。”今年48歲的司機鄧廣紅是lng車隊隊長,負責40臺新能源車輛的長途運輸調運工作。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lng汽車百公里平均單耗為32.73公斤,柴油車百公里平均單耗為38.18公斤,節省成本97.4元。這40臺車兩年累計下來,截至今年6月份,使用天然氣比使用柴油節省成本550余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470.87噸。
在車場里,記者見到了剛剛從唐山運料回來的司機張東海。他駕駛著一輛載重38.6噸的陜汽德龍lng新能源貨運掛車,汽車行駛狀態下,排氣管幾乎一點兒煙都看不到。
“和原來的柴油車相比,這車沒黑咕隆咚嗆人的尾氣了,跑一趟車衣服都干凈了不少。環保且燃點高,冬天不受罪,不論多冷的天氣點火就著,開著也穩,出故障的幾率減少了不少,其實直接受益的是我們。不夸張地說,開上這車得多活上5年。”張師傅笑著說。
劉忠升介紹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公司更新車輛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逐漸淘汰污染車輛,將長途汽車陸續更新為新能源汽車,營運高效的現代化物流基地,為承德地區和車輛沿途地區的節能減排作出新貢獻。
“加氣難”或成限制
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因素
由于看到了新能源車節能環保的巨大優勢,承德市安順利達旅游汽車公司經理竇海金曾經考慮要在今年購進一批lng新能源車。在考察了我市的天然氣站的情況后,他暫時放棄了這一打算。
“配套設置跟不上,我買了車在咱們這根本加不到氣。”竇經理遺憾地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加氣難已經成為了限制我市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承德天然氣加氣站建設起步較晚。2013年初,位于雙灤區小太陽溝的建投天然氣站投入使用,但是目前僅供公交車和出租車加氣。2013年底,圍場四合永鎮新奧車用l-cng加氣站建成投入使用,但是由于離市區有著近130公里的路程,使得許多人“望而卻步”。
“過了順義往南,氣站比比皆是,京津唐地區就數咱們這氣站最少。”采訪中,一位貨車司機對記者說。據了解,平泉縣運行的新能源客車一直在霸州加氣,天運物流的新能源車除了在本廠自設的氣站內加氣外,在運輸過程中,也在唐山、北京、天津等地加氣。一位司機告訴記者,唐山等地在高速路邊有很多運輸的加氣罐車,價格公道,非常方便。
據了解,汽車用氣主要分為lng、lcng、cng三種類型,目前國內以cng和lng加氣為主。由于lng汽車續航里程長、經濟性好、環保效果顯著,可以完全替代使用柴油的公交車、重卡車、環衛車等車輛。
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加氣站約1700座,主要集中在氣源開發較早、儲量較為豐富的中西部三大氣區的周邊省市和燃氣運輸發達的經濟地區。據預測未來10年內,中國將建立1-1.2萬座lng加氣站,因此車用燃氣業務的加氣規模和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可喜的是,我省于今年4月出臺政策要求加快推進承德天然氣加氣站等配套設施建設。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未來我市將根據市場實際需要加快加氣站建設。對于廣大新能源汽車的期待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采訪中,承德市運管處副處長周志忠向記者表示,多年來,他們一直在積極引導經營者提高環保意識,鼓勵經營者購買以燃氣、天然氣等新能源為燃料的綠色環保客、貨運輸車輛。同時,嚴格車輛準入制度,年度審驗合格后,方可從事運輸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