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汽車產業大調整時期,柳州市汽車產業逆勢而上,2011年1月至10月,柳州全市汽車產業累計實現產值828.2億元,同比增長9%。令人驚喜的是,作為“配角”的零部件企業表現更為搶眼: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完成產值373億元,同比增長19.14%,整體表現好于整車企業;規模零部件企業產值占汽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5%。
作為“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基地城市及“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產業示范基地”,我市有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440多家,總資產578億元,從業人員6.66萬人。其中,具有一定批量生產能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達432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2010年,汽車工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是我市第一個產值過千億元的行業。經過幾年的培育和發展,形成了五菱集團、方盛實業等“巨無霸”型的零部件產業集團,更涌現出一批規模超5億元的“小巨人”型的零部件企業。今年1至10月,有80家企業產值超億元,其中市駿信金屬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等11家企業產值超過10億元,有14家零部件企業產值超過5億元。
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在整車的拉動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聚集效應。2007年以來,全市汽車行業本地配套率持續保持在48%以上,并且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也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出口東盟、中東、非洲、南北美洲、歐洲等地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借助美國通用、東風、重汽等汽車集團的國際營銷網絡,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重汽運力根據自身產品、市場特點積極搭建海外銷售網絡。如東風柳汽已在東盟、非洲、中東、南美等地區建立了共計96個銷售網點、90個服務網點和83個配件點。
  據統計,2010年,全市汽車及零部件完成出口額14124.59萬美元,同比增長49.73%。2011年1至10月繼續保持大幅度增長,完成出口額14483.17萬美元,同比增長48.34%。其中,我市汽車及零部件對東盟出口占全市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總額均在40%左右,已成為我國進入東盟汽車產品市場的“橋頭堡”。